净界法师:修行中的三种错乱过失


修行当中,我们一般凡夫有三种过失。

第一种人,凡夫的过失。这个凡夫,指的是造恶凡夫。说,一切的凡夫众生,他的特性就是跟着感觉走,跟着妄想走。他想干什么、他就去干什么,也没人可以管得住他。那么这种人他的生命是什么相貌呢?从无始劫来,是种种颠倒,业种自然。这种人他内心当中,基本上是住在五欲: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住在五欲当中,他就会生起颠倒,这个颠倒指的是烦恼、起惑、贪欲。贪不到就嗔恚,就是这样子。贪得到就是享受、就是放纵自己;贪不到就是嗔恚,这两个都是烦恼。那么业种烦恼活动以后,当然他要造业了,造了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。自然是果报,造了罪业当然就到三恶道受果报了。

这种安住五欲的颠倒众生,他的惑业苦就像恶叉聚。恶叉聚是印度的水果,它生出来就长三颗,这三颗连在一起。也就是说,我们一般住在五欲的人,他就是为了追求五欲!那么这种人他是怎么情况呢?他是起烦恼,造了一个业力,这个业力得一个果报,这个果报又带动另外一个烦恼,又造业力又得果报,所以他的生命当中,只有三种事情会出现,第一个烦恼,第二个罪业,第三个痛苦,就这样。他的生命历史就不断的重复,不断重复,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佛法,了解后,他才可以做改变,否则他也没办法改变,这第一种人。

第二种人,外道之过。这种人算不错,造善凡夫。这种人他也知道因果的道理: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;造恶招感痛苦的果报,他有因果的思想。但是他的心没有安住真如,还是根据攀缘心。所以他就变成外道,外道就是道在外面,心随境转。他是心随境转,但他有善心,他也会布施持戒、忍辱,所以他成就诸天,或者变成魔王跟魔王的眷属。依止妄想造善业,就变成天魔外道,这个是住在善法。前面是住在五欲。

第三种人,诸修行人,不能得成无上菩提,乃至别成声闻缘觉。这个是住在空性。二乘人他依止出离心修习四谛、十二因缘,知道这个生命有苦集的流转门,跟灭道的还灭门。这当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我,生命就是一个缘生缘灭的一个假相而已,所以从四谛十二因缘成就我空的真理,就住在我空,而变成声闻缘觉。

那么这三种人,一种人是造恶凡夫住在五欲;一种造善凡夫他住在布施持戒的善法;二乘人安住在偏空的真理,这三种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呢?皆由不知二种根本,错乱修习!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,我们当中你这心要怎么安住?这个生命是有根本的。那结果就是错用了心。依止生灭心,依止有所得的攀缘心来修学,这种情况犹如煮沙欲成嘉馔,你把沙放在电锅里面去,希望它变成白米,变成米饭,煮了尘点劫的时间,它还是一个热沙,因为你本质没有变!

也就是说:如果你今天还是喜欢用攀缘心,用住在外境的心去修习善法,那你永远跟圣道完全没有关系。你今生永远跟出离道没有关系。那你就准备再轮回了,就这样子!因为你用生灭心,不可能成就不生灭的道,不可能,本质不同!你要煮饭你要拿米去煮饭,因为这个因地是很重要的。

你依止一个生灭的因地,你怎么去创造一个不生灭的果呢?世间上哪有这种事情呢!因果不符!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说,我们今天为什么学佛这么久,还是烦烦恼恼?关键在于错乱修习。不是说你的福报修得不够大,而是你错用了心。你用那个沙想要煮饭,根本不可能。

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

Hi 陌生人你好!

评论(1)

网友点赞推荐

佛陀和比丘们端坐在树下。美女下车一看到佛陀的慈容和威德,顿时将媚态除去,带着纯真之心恭敬地对佛陀顶礼道:“佛陀,请接受我的顶礼。”佛陀等她礼拜以后,叫她坐在旁边..
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,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诗了,却很好的消除了之前我等愚痴众生心中的苦闷。记得常敏师父很早就把“秘密..

世界无烟日—莫让“烟草吞噬生命”前两天是世界地球无烟日,那天正好我还去了宁波,连宾馆里都抽烟,电梯里有人还抽烟,正好坐电梯的还有一个外国人,两个喝得醉醺醺的夹个..

无意间,步入那家小店。柜台上,陈列着大大小小样式拙朴的盒子,里面摆放着檀木做成的扇子、梳子及各种款式的饰品。忽然,我看到一串绿檀佩珠。质地温润,纹理细腻,散发着..

佛弟子该如何看破钱财的真相呢?(资料图)【经典原文】当沪战时,苏州曹沧洲居士之孙,奉父命由沪赴苏,迎其三叔祖,及叔父等往沪,彼叔祖叔父通不愿去。其人以其妻之珠宝等..

亲子教育常常说,父母不要对孩子说这样那样的话,以免伤害孩子。然而,近日,网上却流传起这样的一个话题投票的帖子,列出“不要对父母说的9句话”。这引起了很多年轻子女..

在这个世界上,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,事事如意,总会有烦恼和忧愁。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,我们该如何面对呢?“随缘自适,烦恼即去”。其实,随缘是一种进取,..

《心经》全名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是佛经中字数最少、含义最深、影响最大的经典。

1998年度我场开发研制的名优茶莲花翠螺获三明市优质茶奖。成品条纤细,卷曲成螺,茸毫密坡,银绿隐翠,汤色清澈明亮,浓郁甘醇、鲜爽,叶底嫩绿显翠。深受江浙一带客户的欢..

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,这以下就各自解释。一,由清净。这第一个就是说,我们希望能够成就佛的功德,你要先成就一个清净的功德。什么叫清净呢?谓转阿..

关于净界法师

净界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净界法师信息,让您快速了解净界法师的相关内容,感谢您分享转发净界法师。

点我申请多功能微信小程序

导航菜单